孩子的海外留学教育何去何从 ?(二)

教育的目的是让一个人的眼界更开阔。当他在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和处理问题。而不是一条道跑到黑。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心灵畅通,远离小我。

净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孟子思想。这是特别理想的状态。有些时候家国不能两全。注意力都在家上面,其实你难以心怀天下。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就坚决不让我进厨房。

好,也不好。

好就好在,我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学习,关心家之外的事情。所以13岁我就想到地球另外一端转一转。

不好就不好在,我实现了梦想生活却不能自理,吃了半年的方便面。而且给人做中餐的时候,茄子都烤糊了。小时候没有受到教育,长大了就要为其买单。

成长,就伴随着代价。

没有十全十美。

但好就还好在,虽然我不用平天下。但我却一直心怀天下。

所以,也不要等着孩子完全独立,才可以放心大胆地把孩子送出去。

因为,你永远做不到100%准备好。

如果所有风险都由父辈的教育来承担。那生命还哪有曼妙而言。生命的曼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控性。

人之所以憧憬未来,是因为未来可期,未来不可预测。

而且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是随着孩子长大一个渐去渐远慢慢放手的过程。你不能代替孩子去经历。TA需要空间自己去成长。

每一代都有它特有的使命。无法替代。该放手就放手。

还有在上一篇我提到的大环境。这个大环境包括人文社会环境。它是不是更加开放民主透明的环境。

越进步的地方越开放越民主也越透明。

比如中国南方,江浙一带,有史以来都相对于北方更进步。

再比如欧美国家。说得再细一点。

法国人能玩也能拼命工作。他们会为他们的理念跟你拼命。这个民族不好惹。但他们花花肠子也比较多,比较滥情。法国人社交能力很强。拿破仑就是靠女人起家的,这是法国的当家文化。

意大利的设计还有饮食文化很出名,但终究逃脱不了匪气。他的土匪文化(大男子主义)根深蒂固。

我心目中的白月光,还是德国人。德国人或者瑞士德语区的素质教育是最好的。TA教会孩子们从小就把熟人,同事和家人分得很清。所以有些事情哪些该做和谁做这些让长大的他们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我这里住的德国人遇到问题他们很有担当,不会去跟人争。我有时希望他们跟我讨论这样也方便我给他们优惠。但是对不起,人家不给你机会。所以,他们在我心中,只能让我远观和敬仰。

人家不会因为小名小利而损失名誉。

因为,形象价值百万。

如果说英国人是绅士的话,那么德国人就是贵族。永远冷血,让人敬而远之。

而老美有老美的强国优势。你看McDonald,Starbucks, Hyatt等,人家就是敢舍敢得,绝对把心怀天下做到了极致。

你再去沙特阿拉伯。等级森严。你要把孩子送到那里接受等级教育,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吗?

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当下流行在国内受教育未来也很好。这也是一种观点。

孩子留学与否,要尊重孩子意愿。

如果你有这个经济基础,就放手让孩子留学吧。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天高任鸟飞的时代。

瑞士鬼子于2023年8月5日于瑞典stockholm一笔成文如有错字请多指教。

Kommentare sind geschlossen.